“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社會物流總額達215.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5.7%,增速低于上年同期,也低于當期GDP增長。”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23日在昆明披露稱。
當日,為期2天的“2019(第十七屆)中國物流企業家年會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物流行業座談會”(下稱“年會”)在昆明啟幕。1200余名來自國內外的物流精英及企業代表,圍繞“智慧供應鏈新生態”這一大會主題,探討行業發展新局面和新任務。
何黎明在大會上表示,70年來,中國物流業從馬幫駝隊、人抬肩扛的原始形態,轉向智慧物流、現代供應鏈發展的新時代。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物流企業運營主體和物流總量等指標進入世界前列,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初具規模。物流業發展為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貿易國提供了有力支撐,對產業升級、消費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他同時披露,今年前10個月,中國物流業運行呈現下行壓力加大、利潤空間縮小,增長速度放慢、結構調整加快,宏觀政策趨于寬松、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三方面特點。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國物流服務價格持續走低,4月后跌至榮枯線以下。1-9月,中國沿海(散貨)運價指數1031.6點,同比下降10.5%;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97.6點,同比下降0.7%,且低于2018年全年平均水平。受價格持續下滑、業務量增速連續放緩的擠壓,物流企業盈利水平進一步走弱。近4個月主營業務利潤指數均處于榮枯線以下,前三季度均值49.3%,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
不過,數據也顯示,在剛剛過去的“雙11”,各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遞包裹5.35億件,同比增長28.6%。目前,全國A級物流企業已達6146家,“中國物流企業50強”主營業務收入超過一萬億元,進入“門檻”提高到30億元;智能倉儲、車貨匹配、無人機、無人駕駛、無人碼頭、物流機器人等一批國際領先技術在物流領域得到應用;網絡貨運、多式聯運、甩掛運輸等一批新模式得到推廣。
何黎明稱,物流業作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在“十四五”時期仍將處于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未來,中國物流行業將實現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
G7創始人兼CEO翟學魂注意到,2019年,物聯網的改變已從單一場景滲透到全生產要素、全產業鏈、全場景,并進入加速階段。他提出,全鏈條物聯網平臺將使傳統行業物流快速進入數字化時代。
順豐集團董事、高級副總裁楊天平則提出,中國快遞物流業應進一步加強國際供應鏈能力及體系建設,促進國際化。他建議,在實現國際化的過程中,中國快遞物流企業應更具定力、專注力與工匠精神。
據了解,本屆年會設置了“新生態:智慧、協同、高效的供應鏈體系”“新生機:‘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物流商機”“新升級:物流園區及倉儲設施的數智化”“新技術:智能科技助推物流創新升級”“新賽道:解構智慧城配與分鐘級配送”“新業態:網絡貨運平臺全面推廣”“新思路:快遞快運及電商物流新動向”等七大平行論壇。在接下來的會期中,與會嘉賓還將就各個話題開展深度探討;“2019中國物流十大年度人物”“2019中國物流杰出企業”“2019中國物流創新獎”等行業大獎也將揭曉。